广东服装产量约占全国的1/5,出口约占全国的1/4,服装企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达到万亿级别,固定资产年投资额在900亿元以上。具有五大特点:
一是广东拥有齐全的服装品类,完整的产业链,全省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27个服装名城名镇,其中广州只有一个“中国服装商贸名城——越秀”。
二是广东服装品牌数以万计,全国各服装品类最强的品牌均在广东,全国高端男装品牌80%集中在广州。
三是全国1/4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在广东,其中一半以上在广州。全省服装设计师15万名以上,其中:“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在广东工作的约占全国1/4;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广东占60%,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共 200位。
四是全国规模最大、辐射面最广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广东。其中,广州的中大纺织市场集群、流花服装市场集群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近年来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五是服装教育基础扎实,高校高度集中在广州。目前全省共有开设服装相关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超过40家,服装专业高校在校生约3万人, 每年为广东乃至全国的输送上万名专业人才。
(一)2020年广东服装行业经济数据
受疫情影响,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1-12月广东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降幅17.2%,出口交货值下降了31.8%,利润总额下降了34.1%,用工下降了19.6%,资产及负债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全省数据如下:
1、服装产量37.29亿件,同比下降17.2%;
2、工业销售产值2506.2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2%;
3、工业增加值630.2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7%;
4、出口交货值为448.45亿元,同比下降31.8%;
5、企业资产合计1861.8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8%;
6、负债累计932.4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
7、主营业务收入2467.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8%;
8、主营业务成本2052.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1%;
9、利润总额93.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1%;
10、平均用工人数50.72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19.6%。
(二)产业发展新现象
一是 创新发展的后发优势与产业“逆向”转移现象。近年来,广东服装产业优越的供应链基础和产业创新的土壤,孕育出了像希音、UR这样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模式、新品牌。在产业创新方面,后发优势明显,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内地品牌将供应链组织、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等功能性总部向广东转移,向湾区聚集。
二是 外贸新现象:独立站跨境电商出海新模式,驱动中小生产企业的智能化自我升级。在希音等“小批量、多品种”模式的驱动下,为其提供产品生产的大批小微企业,开始进入智能化的自我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省服装产业最小单元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同时,“独立站”受到了越来越多服装企业的关注,为“独立站”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平台也开始深耕服装行业;广州市番禺区率先推出了针对“独立站”建站的补贴政策。
三是 文化内涵将会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注重文化内涵成为行业趋势。例如比音勒芬、生活在左、汉尚华莲等等,在这方面都是做了很好的探索。
四是 产业发展迎来新空间。
首先,中心城市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愈加明显。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发展“时尚经济”,重点优化升级“中大纺织”和“流花服装”等特色商圈;白云区以广州白云火车站项目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广州时尚之都”项目,计划打造国际时尚发布中心、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总部大楼、广东服装大厦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白云时尚设计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黄埔区中新知识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智造中心;深圳市大浪时尚小镇建设时尚街区。
其次,产业集群推动城市更新,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例如,东莞虎门将打造大湾区国际时尚谷,中山沙溪将打造时尚创新产业园,广州新塘将打造大湾区云享时尚网红生态园等。
第三,珠三角及湾区周边城市,加快“入珠融湾”步伐,开始重视服装产业。例如,清远将打造忠华·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建设百万平方米超级的“湾区梦工厂”。
(三)消费市场的趋势与变化:
1、个性化的需求与定制,将会是下一个服装业的红利蓝海;
2、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驱动的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运营,无疑是服饰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3、实体门店数字化升级、体验化转型势在必行,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
4、细分市场竞争逐渐白日化,服装零售业面临更加苛刻的市场现实。不同过去的单一化,多元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摆脱这一现状;
5、可持续性时尚将逐步成为服装业的发展主流,环保染料、保护环境的服装不仅会受到政府的支持,也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6、服装品牌将会注重打造自身品牌力,让消费者与品牌产生强大链接,构筑粉丝粘性。
(一)产业发展,规划先行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协会主动作为,联合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启动《广东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报告》编制工作,正在开始实地考察调研,计划春节后完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在2021广东时装周-春季期间正式发布。
(二)时尚湾区,非遗新造
“中国纺联非遗办广东站”落户省服协。近几年,协会非遗工作常态化,围绕非遗主题积累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今年将积极筹备申报“省级非遗工作站”和“中山装非遗保护站”,并且把“非遗”作为长期主题,今年4月份在“广东时装周”的基础上,将新辟创办“湾区(广东)时尚文化周”。目前,省文旅厅已经同意作为指导单位,已在省湾区办完成备案手续。未来,“湾区(广东)时尚文化周”也将以更灵活多元的方式,与重点服装集群、特色商圈等进行互动,推动文化引领与文化赋能。
(三)成立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
为加快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和转型发展,落实国家发改委与17部委联合发布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省服协第一时间响应,今天上午(2月1日)在省工信厅的见证下,协会牵头跨界组织了11家单位(1家央企,2家上市公司、2家协会、3家研究院和3家服务商)共同发布《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并发起成立“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
为进一步帮助更多纺织服装产业的中小微企业纾困脱困,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倡议各界联合起来,共同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机构支撑—多元服务”的联合推进机制,以带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提升转型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
本次10家企业牵头发起成立“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为解决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因能力不足、转型成本高、转型阵痛期长而存在的“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等难题,加强针对数字化转型共性解决方案的研发,开放普惠化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探索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开放数字化转型资源,多方联合形成一体化、全链条转型服务能力。
联合发起的11家机构为:
1、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
2、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
3、广东省现代移动互联网研究院
4、数字智能创新协同科技发展研究院
5、数智视纪(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研究院
6、德生科技(上市公司)
7、中信科大唐融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央企)
8、恒信东方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9、广州万格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10、蓝色时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11、广州潮社创意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