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上半年中国服装出口增长40.9%

今年上半年,中国服装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上半年中国服装(含衣着附件,下同)累计出口741.1亿美元,同比增长40.9%,比2019年同期增长13.1%。进入二季度以来,服装出口增长呈逐月放缓趋势。

上半年,中国针织服装出口增长59%,明显高于梭织服装17.7%的增幅。“梭织服装出口增幅较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化纤制梭织服装出口增幅仅为9.4%,远低于平均增幅。由于医用防护服归类于化纤制梭织服装,防护服出口去年基数较大,今年上半年出口同比降幅较大,导致梭织服装出口整体增长缓慢。”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价格较高的毛制和丝质梭织服装出口下降,毛皮革服装增幅仅为4%,由此可见,国外消费市场对于高价服装的购买能力依然较弱。

随着国外对防疫用品的需求有所下降,加之去年出口价格高、基数大,今年上半年防疫用品出口增长放缓,对服装出口的拉动作用减弱。服装出口中包含的防疫用品主要是医用防护服和医用手套。上半年医用防护服和手套出口合计83.8亿美元,占服装总出口份额的11.3%,而2020年全年服装出口中医用防护服和手套的占比为18.7%。

上半年,医用防护服出口21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4.7%,比2019年同期增长136%,6月当月防护服出口额降幅高达90.6%,几乎回到疫情之前的出口额。医用手套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累计出口金额62.8亿美元,同比增长241.8%,比2019年同期增长590%。值得关注的是,医用手套出口增幅呈现逐月放缓的趋势,6月当月增幅仅为18.8%。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相关负责人预计,下半年防护服和手套在服装出口中的占比将进一步缩小。

如排除防疫物资因素,上半年中国常规服装出口657.3亿美元,同比增长46.7%,而2019年同期仅增长3.2%。

从服装大类来看,消费者的生活和社交方式正在回归,但新冠肺炎疫情对人们的衣着习惯也在产生根本性影响。上半年,T恤、毛衫、裤子等大类商品出口增幅均超过40%,内衣、睡衣、便服套装等增长超60%,上衣、连衣裙等与时尚相关性较强的产品增长也超过50%。相比之下,通勤相关产品,例如衬衫增速稍显缓慢,增长27.2%。而西服套装、领带出口则同比分别下降8.5%和25%。

从出口区域看,上半年,广东超越浙江跃居服装出口省市第一位,总额达150.5亿美元,同比增长73.2%,为全国贡献了30%的出口增长;浙江、江苏分别出口132.6亿美元和104亿美元,分别增长25.1%和22.9%,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山东、福建分别出口78.8亿美元和75.3亿美元,分别增长52.6%和54.9%,超过全国平均增速;河北、新疆、江西等中西部地区出口增幅均超过80%。与2019年同期相比,广东、山东、福建服装出口分别增长17.4%、41.2%和22.6%。浙江基本持平,而江苏下降5%,尚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出口规模。

谈及下半年的出口走势,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美国2万亿美元现金补助效应消退以及汇率、运费和原材料价格等三大因素的阻碍下,中国服装出口下半年增势仍存在不确定性。

“预计下半年服装出口增幅将明显低于上半年,一是去年下半年出口基数较大。二是美国财政刺激政策逐渐减弱,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有限,且欧盟和日本等市场复苏乏力。三是主要国际市场采购趋势是逐步减少在中国的采购比例,加大自邻近国家的采购力度。例如,2020年,Inditex首次将中国供应商数量减少,同比下降达13.6%,同时愈发重视就近采购生产,仅土耳其供应商数量就增长6.4%。今年前4个月,土耳其和摩洛哥在欧盟市场份额分别增长1.2和0.4个百分点,洪都拉斯等中美洲国家在美国份额也在稳步增长。应该看到,目前的订单回流只是暂时的,能留多久主要取决于周边国家复工复产程度。四是国外对防疫用品的需求逐步下降,价格也逐步走低,对服装出口的拉动作用将越来越小。

免责声明:
1、凡本网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服装星球https://fzthinking.com”。
2、本网标明来源的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服装星球仅作整理发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请与本网联系(邮件发送至fzthinking@126.com),我们会在核验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3、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相关财经及商业方面的信息,投资者使用前请予以核实,对于直接或间接采用、转载本文提供的信息而造成的损失,风险自负。
微信扫码咨询
09:00-19:00
在线咨询客服
客服
服装资源交流群
服装设计师交流群
社群
中文
English
بالعربية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