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美国政府宣布的对全世界多国施行加征关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正积极与多个国家协商,寻求通过联合行动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系。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应对策略
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已与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总理通话,探讨加强自由贸易合作以推动经济增长。此外,新西兰还与欧盟委员会主席讨论了如何共同维护全球贸易规则。澳大利亚外交部长Penny Wong表示,政府已与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印度及欧盟就应对措施展开磋商。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希望通过与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和欧盟的合作,共同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CPTPP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加拿大、智利、日本、墨西哥和英国等国家,旨在促进区域自由贸易和降低关税壁垒。
跨境电商市场的挑战与应对
美国的关税政策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显著影响。许多企业正在调整供应链,通过布局多元化市场来应对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例如,一些企业计划停止在美国的广告推广,转而增加对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的投入。
同时,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土电商平台正在扩大在华招商,助力中国卖家和商品开拓新兴市场。例如,韩国最大电商平台Coupang计划加大在中国的招商力度,降低商家入驻门槛,以吸引更多中国卖家。
中国商品的转出口策略
面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中国企业正在探索新的市场策略。一些企业计划通过转出口的方式,将商品先出口至其他国家,再转口至美国,以规避高额关税。此外,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如Temu、Shein等正在通过折扣、返现、闪购和优惠券等方式减轻关税冲击,并在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市场通过赠品、组合销售、忠诚计划等“附加价值型”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
新兴市场的潜力与机遇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数据显示,新西兰约12%的出口和澳大利亚约5%的出口流向美国,关税变化对两国经济具有一定的冲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两国正在加强与东盟、欧盟等贸易伙伴的合作,推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新西兰、澳大利亚与欧盟的联合行动为维护自由贸易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调整市场策略、优化供应链布局,以及探索新兴市场,积极应对关税壁垒带来的挑战。未来,随着全球贸易规则的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行业有望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